在小餐館或路邊攤吃完東西,隨手扯一段衛生紙擦擦嘴,這是很多市民的習慣動作。仔細觀察就能發現,這些或卷裝、或疊裝的衛生紙,聞著一股異味,紙質非常粗糙,而且還有很多碎屑。絕大多數都是使用二次利用的廢紙制造,不符合衛生標準,含有大量細菌。
2日上午,記者來到濟寧城區太東市場西側的小吃街上,這里酸辣粉、土豆粉等各色小吃攤位一家挨一家,大多數攤位上都擺放著或卷裝、或疊裝的衛生紙。大部分顧客吃完之后,隨手扯一張衛生紙擦嘴,也有少數顧客使用自己帶的手帕紙。
“這些紙我基本上不敢用,都是用自己的手帕紙。”剛吃完小吃的女士說,她非常喜歡吃酸辣粉,而吃了酸辣粉就會流汗,但她每次都用自己帶的手帕紙,基本上不用小吃攤上的衛生紙。“用這種紙擦汗,很容易在臉上和脖子上留下紙張碎末,而且也不干凈。”
“我們是小本生意,餐巾紙免費,當然沒辦法買高檔的。”一家小吃店的老板說,由于成本太高,所以他只好選擇相對便宜的低檔衛生紙。而在琵琶山批發市場內,記者看到了大多數小吃店都在用的衛生紙,批發戶稱之為“紙頭”。這種衛生紙直接裝在透明的大塑料袋里,袋上沒有任何標識,也沒有生產廠家、生產日期等字樣。“這種‘紙頭’七塊錢20卷,買得多還可以便宜。”據該批發戶介紹,這種“紙頭”質量不好但價格便宜,而價格好一點的卷裝衛生紙則賣九塊錢元10卷,這種衛生紙有生產廠家、生產日期等基本標識,紙質也好得多。“還有這種正方形的餐巾紙,十塊錢一小包,小點的飯店沒必要用這個。”
“這種劣質衛生紙一般是小作坊生產,原料大都是二次利用的廢紙,含有大量細菌和病毒,如果作為餐巾紙使用,紙上的有毒物質和細菌很容易侵入人體,長期使用可能引發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疾病。”濟寧市疾控中心的公共衛生監測科王連順科長提醒市民,在小店就餐最好隨身攜帶手帕紙,而選購時,則應盡量購買質量過關的品牌產品。